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消防咨讯 >> 新闻中心

消防安全“全民课”:知识入心 技能在手 共筑安全“防火墙”

消防安全是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石。当前,随着公众安全意识的提升,消防安全宣传正从“单向灌输”向“全民共学”转型,通过创新形式、触达、实践赋能,让安全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,让防范技能成为生活习惯,构建起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”的安全治理新格局。

一、宣传形式“破圈”:从说教到互动,让安全知识“活”起来

传统消防宣传多以海报、讲座为主,存在内容抽象、参与感弱等问题。如今,宣传形式加速“破圈”,借助新媒体技术、文化创意和沉浸式体验,让安全知识“动”起来、“潮”起来。短视频平台成为重要阵地。消防部门联合科普博主推出“30秒学消防”系列,用动画演示灭火器“提拔握压”四步法,以情景剧揭示电动车违规充电的危害,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。互动游戏也备受青睐,某消防主题小程序设置“隐患找茬”“逃生闯关”等模块,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模拟排查家庭火灾风险,累计参与量超亿次。线下活动同样精彩纷呈。社区“消防夜市”将知识问答、器材体验与文娱表演结合,居民在套圈游戏中学习消防标志含义,在VR设备中体验火场逃生;校园里,“消防主题班会”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报警要点,手绘“家庭逃生图”成为亲子互动新方式;企业中,“安全沙盘推演”模拟火灾场景,考验团队协作与应急决策能力。

、内容供给“”:分层分类,让安全教育“对路子”

同群体对消防知识的需求差异显著。宣传内容正从“大水漫灌”转向“滴灌”,针对家庭、学校、企业等场景定制“安全套餐”。家庭场景聚焦“防患未然”。宣传重点从“如何灭火”转向“如何防火”,通过图文手册、短视频科普“三清三关”(清走道、清阳台、清厨房,关火源、关电源、关气源)的重要性,推广智能烟感报警器、燃气泄漏自动切断装置等科技产品,降低“小火亡人”风险。校园安全强调“寓教于乐”。将消防知识融入音乐、绘画、体育课程,创作消防儿歌、编排逃生操,让学生在游戏中记住“弯腰低姿捂口鼻”等要领。同时,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,鼓励学生监督家长整改家中隐患,形成“教育一个孩子、带动一个家庭”的连锁效应。

企业培训注重“实战实用”。针对化工、物流、商场等不同行业,开发“风险评估+设施操作+应急演练”一体化课程。例如,为物业人员讲解消防控制室联动系统操作规范,为工厂员工演示危化品泄漏处置流程,并通过“双盲演练”(不提前通知时间、不预设场景)检验真实应对能力。

三、技能普及“下沉”:从理论到实践,让安全能力“硬起来”

知识转化为技能需要实践支撑。各地通过建设实训基地、开展志愿服务、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,推动消防安全从“纸上谈兵”到“身体力行”。实训基地成为“第二课堂”。多地建成集培训、考核、体验于一体的消防科普教育场馆,配备模拟灭火系统、烟雾逃生通道、高层缓降器等设备,供公众免费预约学习。部分社区还设立“微型消防体验角”,定期组织居民实操灭火器、连接消火栓,确保“人人会用、敢用”。志愿服务延伸宣传触角。由消防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深入基层,为独居老人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,为农村家庭检查电气线路,为外来务工人员讲解工地防火常识。同时,开发“消防安全积分制”,居民参与隐患排查、学习课程可兑换生活用品,激发主动学习热情。技能竞赛营造“比学赶超”氛围。全国范围内举办消防设施操作员、应急救援员职业技能大赛,设置理论考试、隐患识别、设备维护等环节,选拔人才纳入消防安全专家库。企业间也开展“安全大比武”,通过知识竞赛、应急演练等形式提升员工安全素养。

消防安全没有旁观者,人人都是践行者。当知识入脑入心、技能触手可及、行动成为自觉,每个人都能成为安全的“响应者”。未来,随着宣传形式持续创新、内容供给更加、技能普及不断下沉,消防安全“全民课”必将凝聚起更强大的社会合力,为生命筑牢防线,为发展保驾护航。